全球制造业PMI持续低迷,经济复苏步履蹒跚,拐点何时到来?
2025年10月份的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(PMI)为49.7%,与上月持平,连续8个月运行在49%-50%的区间。这一数据表明全球制造业依然面临一定的疲软,尽管同比有所改善,但依旧未能回到疫情前的水平。
一、全球制造业PMI的整体表现
2025年1月至10月,全球制造业PMI均值为49.6%,较去年同期上升0.3个百分点,但仍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。这种疲软的趋势反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缓慢及不确定性。
区域表现:
亚洲制造业PMI:仍然保持在50%以上,但较上月小幅下降。
非洲制造业PMI:同样在50%以上,但也出现了小幅下降。
欧洲制造业PMI:稍有回升,但仍在50%以下,显示出恢复的乏力。
美洲制造业PMI:持续低迷,指数在49%以下,显示出制造业的持续收缩。
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分析,全球制造业的综合指数变化显示出,尽管制造业在一定区间内保持稳定,但恢复力度仍然不足于抵消疫情前的水平。地缘政治冲突和贸易摩擦等因素持续对全球经济造成扰动,尽管全球化进程依然推进,各国间的经济合作需求日益增强。

二、美洲制造业的持续弱势
2025年10月,美洲制造业PMI为48.8%,较上月微幅下降0.1个百分点,连续8个月低于50%。这表明美洲制造业依然处于收缩状态,恢复力度较弱。
主要国家情况:
美国:制造业PMI为48.7%,较上月下降0.4个百分点,结束了连续两个月的上升趋势。
墨西哥:PMI也有所下降,持续低于50%。
加拿大和巴西:虽有小幅上升,但仍低于50%。
哥伦比亚:PMI上升至50%以上,表现相对较强。
美国ISM报告显示,新订单指数虽有所上升,但依然低于50%。生产指数降至49%以下,显示出制造业的活跃度不足。企业调查反映出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关税变化对需求的不利影响,进一步加剧了美洲制造业的恢复困难。
三、欧洲制造业的缓慢恢复
2025年10月,欧洲制造业PMI为49.6%,较上月上升0.6个百分点,尽管有所改善,但仍低于50,显示出恢复的乏力。
主要国家表现:
德国、英国、法国和意大利的PMI均有小幅上升,但仍在50%以下。
西班牙和希腊的PMI上升至50%以上,显示出相对强劲的表现。
数据显示,欧元区第三季度经济实现0.2%的增长,略高于市场预期,显示出缓慢复苏的迹象。尽管如此,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冲突对内需和供应链的冲击仍在持续,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恢复。
四、非洲和亚洲制造业的表现
非洲制造业:
2025年10月,非洲制造业PMI为50.8%,较上月下降0.6个百分点,连续四个月运行在50%以上。尼日利亚的PMI有所上升,而南非则降至50%以下,显示出区域内的分化。
亚洲制造业:
2025年10月,亚洲制造业PMI为50.7%,较上月小幅下降0.2个百分点,连续六个月保持在50%以上。中国制造业PMI有所下降,印度则上升至59%以上,东盟国家普遍表现良好。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预计,2025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为4.5%,显示出亚洲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接近60%。各国在开放理念、经贸合作和供应链稳定方面的努力,将为经济恢复提供支撑。
五、总结与展望
总体来看,尽管全球制造业PMI在49%-50%的区间内徘徊,显示出经济复苏的道阻且长,但在不同区域之间的表现却呈现出分化局面。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环境,各国需加强合作,共同应对挑战,以期实现经济的持续复苏。
未来,全球经济能否加速复苏还有待观察,地缘政治的影响、贸易摩擦的持续以及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将是决定性因素。各国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上需更加注重精细化和协同化,以推动经济的全面复苏。